4月21日下午,上海理工大学智能科技学院邀请了莫纳什大学物理与天文学院任浩然研究员参与了“光子纵横论坛”学术交流活动。任浩然研究员以 “Advanced Metasurfaces for Manipulating Structured Light and Beyond” 为题展开了一场精彩的报告。活动由学院副院长方心远主持,顾敏院士和团队师生听取了报告。
报告中,任浩然研究员首先指出结构光在光通信、量子信息处理、拓扑光子学等领域的重要价值,针对传统生成技术依赖多层级元件导致的系统复杂问题,介绍了亚波长超表面通过超薄器件实现高效调控的革命性优势。他重点分享团队基于 3D激光纳米打印技术的创新成果,突破平面光刻限制,释放纵向设计自由度,实现 3D超表面器件对扭曲光全息(轨道角动量调控)、超纤维(metafibre)任意结构光场生成、三维偏振态及光学斯格明子(optical skyrmions)构建等多元应用。此外,他还展示了元波导光电探测器在片上系统中对谷相关手性光子的全流程操控,为谷信息的全片上处理提供新路径。报告结束后,师生们围绕超表面对结构光的操控及3D激光纳米打印技术等方面的问题与任浩然研究员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交流。
任浩然,莫纳什大学,物理与天文学院,ARC DECRA研究员。主要从事纳米结构光的全维度特性研究及纳米尺度光与物质相互作用的精准调控。担任澳大利亚与新西兰光学学会(ANZOS)秘书(2025年)、OPTICA 光子超材料技术组主席(2024-2026年),并参与 “变革性元光学系统” 卓越中心(TMOS)。其研究获 2024年SPIE三维打印与制造奖、2022年ANZOS 早期职业研究奖等多项荣誉。研究成果发表在Science、Nature Nanotechnology、Nature Photonics、Nature communications等国际顶级期刊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