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同学:
为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进一步引导和鼓励大学生广泛参与学术科技实践,激发学术科研兴趣,提升创新实践能力,踊跃投身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为促进科技自立自强、加快建设科技强国贡献青春力量,第十九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将于明年在南京大学举办,大赛始终坚持“崇尚科学、追求真知、勤奋学习、锐意创新、迎接挑战”的宗旨,在推动广大高校学生参与学术科技实践、发现和培养创新型人才、深化高校素质教育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集中展示了高校的育人成果,体现了鲜明的导向性、示范性和群众性,在高校和社会上产生了广泛、良好的影响。
为做好大赛的上海市选拔赛的组织参赛工作,校团委、本科生院(教务处)、研究生院、科技发展研究院、创新创业学院、青年科学技术协会、校学生会和研究生会决定共同组织开展第十九届“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校内选拔赛(https://www.usst.edu.cn/2024/1118/c954a60521/page.htm)。现将本届竞赛的有关要求通知如下:
一、申报方式
全校全日制本科生、硕士研究生(均不含在职研究生)都可申报作品参赛。学生可按自然科学学术论文、哲学社会科学类调查报告(限定发展成就、文明文化、美丽中国、民生福祉、中国之治)、科技发明制作三类作品申报参赛。其中,自然科学类学术论文作者仅限本科学生参赛。
科技发明制作类分为A、B两类:A类指科技含量较高、制作投入较大的作品;B类指投入较少,且为生产技术或社会生活带来便利的小发明、小制作等。
二、作品申报
申报参赛的作品必须是2023年6月1日—2025年6月1日期间完成的学生课外学术科技或社会实践成果,可分为个人和集体申报作品。
(一)个人作品
申报个人作品的,申报者必须承担申报作品60%以上研究工作,作品鉴定证书、专利证书及发表的有关作品上的署名均应为第一作者,合作者必须是学生且不得超过2人。
(二)集体作品
凡作者超过3人的项目,或不超过3人但无法区分第一作者的项目,均须申报集体作品。集体作品除填写集体作品名称外,还要注明1位学生为集体项目的代表,集体作品作者必须均为学生,且集体作品总作者数建议不超过8人。凡有合作者的个人作品或集体作品,均按学历最高的作者划分为专科生、本科生和硕士研究生作品。
注:国家课题,毕业设计和课程设计(论文)、学年论文和学位论文、国际竞赛中获奖的作品、获国家级奖励成果(含本竞赛主办单位参与举办的其它市级以上竞赛的获奖作品)等均不在申报范围之列。
三、日程安排
1.作品征集。(截至2025年1月10日)
请有意向的参赛选手个人、团队于2025年1月10日前将参赛作品的作品申报书、参赛作品和汇总表电子版发送至学院邮箱“zhinengxuegong@126.com”。
(特别提示:科技发明制作类作品必须递交设计报告、专利、相关论文和实物照片电子版)
2.竞赛指导
学院邀请专家对申报作品进行评审指导。
3.初赛和决赛阶段
初赛阶段(2025年3月中旬)。学校组委会邀请校外专家对申报作品进行初赛评审,选拔入围决赛项目。
决赛阶段(2025年4月初)。学校组委会组织决赛答辩,确定名次,遴选优秀作品,推荐参加上海市“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
联系人:朱老师
有意向参加比赛的同学,扫码进入welink群,后续相关通知将在群内发布。
附件1:“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章程.pdf
附件2:作品申报书.rar
附件3:学院汇总表.xlsx